-
嬰兒的睡眠時聞表
現在,寶寶在夜里睡得很安靜,很少醒來,白天睡覺也極有規律——每天大概幾次,每次為1到1.5小時。具有典型性的是,寶寶在清晨醒來之后,白天第1次睡眠為大約2小時'午飯后不久會有第2次睡眠,而下午的睡眠時間通常介于3點與4點之間。
-
給新生兒進行哺乳的時間和次數
原則上講,給小嬰兒喂奶不要過于要求定時,一般是孩子想吃就可以喂,這對孩子和母親的乳房都有益,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每次吃二三分鐘,就可以休息休息再吃。但是,二三周以后,可以在10分鐘左右吃完必需量的70%~80%,如吃15~20分鐘,嬰兒就會自己吐出奶頭睡著了。
-
孕媽媽在孕期的生活要有規律性
孕婦在妊娠期間有規律的飲食起居不僅有利于孕婦健康、胎兒生長,而且有助于胎兒出生后形成有規律的生活。有位孕婦系統地接受了胎教和孕期保健教育,并制定了一個具體的作息安排。從胎兒長到4個月的時候,便依照這一安排進行當天的活動。
-
學齡前兒童心理特征與發展規律
學齡前期是指兒童從3周歲到6~7周歲這個年齡時期。這一時期是兒童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的時期,也就是正式進入正規學校學習之前,為接受學校正規教育做準備的時期,所以,稱學齡前期(簡稱學前期)。
-
父母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要有規律,孩子的飲食、睡眠、游戲等都應有固定的時間。生活有規律的孩子,會更健康、快樂,不愛生病,也不愛哭鬧纏人。這樣,父母能夠節省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做其他的工作和家務。
-
父母應按兒童自身規律進行喂養
由于習慣了成人現有的吃飯和睡眠的生活規律,許多產婦及家長以為嬰兒每次睡眠也應該有3~4小時,那么吃奶的時間間隔也應該右3~4小時。實際上每個孩子的吃奶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每2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因此,有必要向第一次做母親的人說明嬰兒的個體差異和胃口的差異,不要用成人的經驗去照顧嬰兒。除了吃奶以外,密切的接觸會使孩子感到比較舒服。如果孩子不安或哭鬧,在排除疾病后,乳母和保健人員要交換意見共同找出解決的辦法。
-
孕媽媽需掌握好寶寶胎動的規律
直到懷孕16—20周,孕媽媽可以第一次感覺到胎動,而有過生育經歷的孕媽媽通常比沒有生育經歷的孕媽媽更早感覺到胎動。胎動經歷著由不明顯——明顯且頻繁——越來越少的過程。
-
兒童身高增長的一般規律
身高增長是一個有規律的連續過程,而且還具有階段性。在不同年齡階段身高增長表現出不同的特征,身長在胎兒期增長最快,其中在胎兒中期(4—6月)增長約27.5厘米,超過成熟胎兒全長的1/2。我國城市正常新生兒出生身長為49.7~50.4厘米,城鄉差別不大,男嬰略長女嬰。
-
小兒體格發育的特點
體格發育的衡量指標是比較清楚的,如體重、身長、頭圍等。在小兒生長發育過程申有一定的規律性。各個人以及各個家庭的不同成員又可有各自的發展特點和潛力。由于受種族、遺傳、性別、環境、教養等影響,出現不同的模式,但總的規律還是十分相似的。
-
產婦產后要建立生活經驗新規律
產后產婦不僅很疲勞,也會對一切無所適從,什么都是新的、不熟悉的,面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面對軟軟的、嫩嫩的、不時啼哭的新生兒,你會一籌莫展。此時要注意掌握新生兒醒來、睡覺時間的長短、幾種哭聲有什么區別等規律,也要設法摸清自己身體的規律,如體力如何、腸胃情況如何、惡露如何、能否自己料理嬰兒的一切等,設法建立一個對你自己和嬰兒都適合的生活規律。
標簽大雜燴
文章 孕婦 飲食營養 飲食 懷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兒 生長發育 游戲 親子互動 胎教 語言行為 營養 性格 多動癥 早期發育 家庭教育 寶寶 早期開發 健康 孩子 親子游戲 孕期 理財 嬰兒心理 幼兒園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養 兒童教育 育兒書籍 喂養 孤獨癥 運動 心理健康 幼兒教育 感知覺 智力開發 疾病 生育 幼兒 興趣 發育 接種 自我保護 護理 肢體行為 智力 睡眠 性愛 胎兒發育 交往 情緒 父子關系 性教育 個性 育兒 健康護理 兒童健康 玩具 腹瀉 親子教育 注意事項 分娩 優生 感冒 疫苗 學習障礙 嬰兒發育 肌膚護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習慣 母乳 性生活 發熱 母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