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期間孕媽媽禁穿塑身內衣
孕婦在懷孕期間的內衣一定要選擇寬松舒適的,至于平時那些極其性感的丁字褲,以及和丈夫在床第之間能夠增加情趣的內衣,一旦讓腹部有壓迫感,那么就應該考慮是否把它們暫時納入箱底了。
-
懷孕四個月孕媽媽需適當運動
準媽媽進入孕中期,腹部開始隆起,以前的衣服開始變得不合體,不久就需要穿孕婦裝了,當然從外表看上去也更像一位美麗的準媽媽了。準媽媽在這時候最好把精力放在為將來順利地分娩及產后的恢復而必做的事情上——運動。
-
懷孕期間陰道出血需提高警惕
一般來講,受精卵分裂發育成胚胎,并進入子宮內膜需要5~6天時間,實現順利著床的過程要在受精后的11~12天才能完成。懷孕初期出現陰道出血現象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宮頸糜爛、先兆流產、宮外孕、葡萄胎或宮頸癌等。
-
孕媽媽孕期出現痔瘡應該怎么辦
孕期,逐漸增大的子宮會慢慢影響盆腔內靜脈血液的回流,使得肛門周圍的靜脈叢發生淤血、凸出而出現痔瘡。孕期的痔瘡一般分娩后可不治自消。即使需要手術治療,也要等到生育之后再做。為了避免痔瘡隨著孕期而加重,孕媽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
孕媽媽產后需做的健康檢查
懷孕期間,為適應寶成長身體會有很多變化。臨產以后,這些變化會慢慢地恢復,經過“坐月子”和產褥康復期,身體究竟恢復得怎么樣?及時進行產后檢查,就是由醫生檢查這些生理變化是否已經回到正常狀況;另外還會有一些產后可能碰到的健康問題,是產后檢查時的重點。
-
孕媽媽正常分娩時的過程
妊娠滿28周以后,胎兒及其附屬物由母體娩出的過程,稱為分娩。孕期滿28周到不滿37足周(196~258天)間分娩者稱為早產;孕期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259~293天)間分娩者稱為足月產;孕期滿42周及其后(294天以上)分娩者稱為過期產。
-
孕媽媽預產期補充乳汁營養餐
孕媽媽還在猶豫預產期你們該吃些什么嗎?不知道該怎樣才能補充你們的乳汁不足和營養。食療是可以促進乳汁分泌和臨產前所需要的一樣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食譜是可以增加營養的呢?
-
幫助孕媽媽調節孕期胎動的按摩
胎動,就是指胎兒在孕婦子宮內的活動,正常的胎動說明胎兒在子宮內發育良好。通常,自妊娠期的第16周開始可以明顯感覺到胎動,隨著妊娠周數的逐漸增加,胎動的情況也會越來越明顯,到了妊娠末期,胎動的次數會有所減少。每天的上午8~12時胎動比較均勻,下午2~3時是胎動最少的時候,晚上8~11時胎動活躍。如果發現胎動出現異常情況,就要及時檢查。通過按摩的方法可以及時調節胎動,使孕婦能夠及時地掌握胎兒的發育情況,而且可以避免死胎等現象的發生。
-
胎兒對聲音具有的分辨能力
胎兒非常喜歡悅耳的聲音,不過,腦部在剛形成的時候,是無法分辨聲音的高低與強弱的。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當母親的“好心情”傳遞給胎兒時,情緒穩定將有助于胎兒腦部的迅速發育。
-
孕媽媽孕期緊張的五大因素
許多孕媽媽在懷孕期間會緊張,焦慮不安。這些不安到底是源自于哪里呢?為什么會緊張呢?我們根據有關專家的介紹來了解一下孕婦緊張的幾點因素。
標簽大雜燴
文章 孕婦 飲食營養 飲食 懷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兒 生長發育 游戲 親子互動 胎教 語言行為 營養 性格 多動癥 早期發育 家庭教育 寶寶 早期開發 健康 孩子 親子游戲 孕期 理財 嬰兒心理 幼兒園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養 兒童教育 育兒書籍 喂養 孤獨癥 運動 心理健康 幼兒教育 感知覺 智力開發 疾病 生育 幼兒 興趣 發育 接種 自我保護 護理 肢體行為 智力 睡眠 性愛 胎兒發育 交往 情緒 父子關系 性教育 個性 育兒 健康護理 兒童健康 玩具 腹瀉 親子教育 注意事項 分娩 優生 感冒 疫苗 學習障礙 嬰兒發育 肌膚護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習慣 母乳 性生活 發熱 母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