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檢查
自光導纖維內腔鏡應用臨床后,內窺鏡檢查的安全性提高,病人痛苦減輕,使之能夠在各級醫院普遍應用。這是將一根線樣光學纖維管送人病人腔道內,直接觀察某一部位表面的情況。此管可傳送光源和物像。由于纖維內窺鏡柔軟,具有可曲性,可轉動物鏡,從而擴大了觀察的視野,同時可用于觀察、活檢、照像等,并可用于息肉的電灼、出血的灌注栓塞等治療。因此,光導纖維內窺鏡的問世大大提高了腔道臟器癌癥的早期診斷。例如臨床上廣泛應用了纖維胃鏡后,使早期胃癌的診斷正確率達到98.5%。
超聲波檢查
超聲波檢查是將雷達技術與聲學原理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診斷方法。超聲波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和與光相似的反射、折射規律和多普勒效應等物理特征。超聲波檢查正是利用它的這些物理特性,用不同類型的儀器,將超聲聲束透過人體的臟器產生反射信息,以波形、曲線或圖像的形式顯示出來,從而提示人體內部某些臟器的病理改變和癌瘤的位置、大小及性質。
“B超”,即B型超聲波診斷儀,能使被檢查器官的某一平面(稱為切面)直觀地顯示在屏幕上,通過移動超聲探頭,可顯示出病變的部位和大小。B超優點是形象化、無損害、無痛苦,可反復檢查,并可記錄貯存,供前后對比。
現在臨床上應用B超診斷肝、膽、脾、胰、腎、乳腺、甲狀腺、前列腺、腹部腫瘤與胸腹水,有較高的準確率。B超能顯示肝內1厘米的實體腫瘤,但對腫瘤的良、惡性,繼發性或原發性的鑒別診斷有時尚有困難。